拯救便秘痛苦群体的“慈善事业”
拯救便秘痛苦群体的“慈善事业”
图文/中国肛肠网 费婷
没有周末,没有节假日。夜幕降临,万家灯火的时候,你可曾想过有这样一群人,在维护和拯救一个个鲜活的生命,他们就是救死扶伤的医务人员。而还有一群特殊的医务人员,他们将自己的工作称为“慈善事业”。
在一个冬日的午后,记者本只想去国内首个便秘科做个常规采访,仅是短短的交谈,令人终于体会到了便秘工作是做一项“慈善事业”这句话的深刻涵义。
今年8月全球首个便秘病区宣告落成,治疗便秘终于有了便秘科!很多便秘患者闻讯慕名前来诊治。8月7日,科室还迎来了首位澳大利亚国籍患者。据主管医生蓝海波介绍,该患者受便秘困扰15年有余,在国外顶级医院及国内多家顶级三甲医院诊断治疗,光肠镜就做过6次之多,病情毫无缓解,反而逐渐加重,家庭矛盾逐渐尖锐,最后终于找到便秘科,并接受手术治疗。
随着便秘科的成立,不仅仅只是意味着在便秘诊疗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;他们更像在做一项“慈善”,我才知道原来医生护士不光是身体上劳累,更多的是心累。这种劳累不是体力、精力被抽光那般简单的诠释。
手抠粪石救了太婆命
有一种病比癌症还恐怖!它的名字叫慢性顽固性便秘,可以让人生不如死!这大概是众多顽固性便秘患者共同的心声。据便秘科的临床统计资料,因便秘导致的大肠肿瘤两月内竟达6例!
不仅如此,便秘科还经常收治因为便秘而形成粪石嵌顿的患者。几月前,一个太婆已经一个多月没解大便了,患者非常痛苦!鉴于粪便数量之多,为保老人安全,医生果断采用了“经肛门粪石取出术”,用手扩肛,抠粪石。
蓝医生首当其冲地站在患者床尾处,徒手抠粪石。一个个拳头大小的坚硬如石头的粪块堵在肠管,必需两指将粪石扳成几小块,才能掏出。随着粪便一点点推向下端,现场阵阵恶臭弥漫,尽管如此,蓝医生还是站到了最后。若不是医生用手一点点抠出来,粪石可能会要了老人的性命。
1个多小时后,老人的肠管终于通畅了!患者痛苦解除了,站在床尾处的医生却相当于站在了粪水里,手上、身上弄得全是。
“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,干啥还希望别的呢?”其实,中国的医生是世界上最好的医生。他们拿着微不足道的报酬,干着最苦最累的活,长期忍辱负重。虽然也有怨言,却从未放弃职责。然而,就是这样一个守护生命的群体,却连连受到部分患者的误解,不满甚至是仇恨。
冒着骂声的拯救
便秘医生一天的工作有一半在嘴上,累啊!这缘于一般患有慢性顽固性便秘的患者,与精神情志密切相关。患者常常情绪低落,经常处于焦虑之中,觉得生活毫无乐趣,缺乏治疗信心;还有的患者认为自己一无是处,是家庭的负担;甚至有的病人流露出生不如死的想法,有自杀的观念,据统计抑郁症患者的自杀率为10%~15%。
往往此时,便秘医务人员还充当了心理医生的角色,随叫随到,不厌其烦地解答患者各种疑问,有时甚至是一再重复的问题,深更半夜接到患者的倾述电话更是家常便饭。由于受便秘患者的精神压力,通常病人家属都很着急,医生、护士稍有疏忽便会招致患者及家属的不理解,遭到谩骂,但诊疗工作还是照样不能落下。“遇到这种情况,我们要解释,但还不能解释太多,还要赶紧消除他们的误会。不然会引起他们更大的不满。”便秘科护士长肖珮云这样对记者说。
“多数便秘尤其是顽固性便秘患者,由于患病时间较长,还参杂了心理因素,病情易反复,情绪也不容易稳定,医生通常要忙到晚上7,8点才能正常上下班,节假日无休也很正常,虽然家人肯定会有很多抱怨,但也是没办法。”当便秘科的任叔阳医生谈到因工作而不得不忽略了家人时,记者很明显地从他的眼中读出了那一份沉沉的“愧疚感”。
就是这样一群可敬可爱的医务工作者,当他们冒着谩骂,还积极为患者展开诊治时,公众的眼光是否有些过于苛刻?他们也是人,也有累的时候,当他们满眼血丝的时候,当他们累得嘴都张不动的时候,我们是否能宽容一点,让他们的心能放松些呢?对于他们把拯救便秘痛苦群体当做一项“慈善事业”来推崇时,我们是否也应该拥有一颗感恩的心。
你来,或者不来,医德就在那里,为医之本。何不,珍爱生命,彼此信任。
相关阅读更多>>
自助挂号院方承诺:以下所填写信息将绝对保密,请放心填写
为了更好的为患者提供服务,特开通网络在线自助挂号系统。您只需要按照表格要求正确填写信息即可提交预约挂号。预约成功后,到院可凭预约号可享优先就诊权,并可免医院专家挂号费。
18luck菲律宾好的集团温馨提示:
提前预约挂号,到院无需挂号即可就诊!
您可以拨打热线(028-86611987)预约
或直接点击人工预约






